峡谷明珠—东方红阁
更新时间:2024-08-09
浏览量:
峡谷明珠—东方红阁
郭璟铭(陕西·佳县)
登临九天东方阁, 万里江山一眼收。
不去, 那是你的遗憾。来了, 颠覆你的是神奇, 还有刻骨铭心的记忆。
岁月的滋养, 山水葭州, 康养胜地, 越发撩人心魄, 极像一位周身散发着青春朝气的秀美少女, 静静地躺卧在黄土高原腹地, 九曲黄河西岸。
因为一首颂歌——《东方红》, 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偏远小县, 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版图上有了自己的名分。
因为一首颂歌, 大美葭州又诞生了一个绝好的去处——东方红文化产业园。能工巧匠, 别出心裁, 造化弄物, 在李有源故里的馍馍梁山上, 打造的石牌楼、商业街、扶桑桥、博物馆、大剧院、东方红阁等建筑群, 设计高端, 风格迥异, 件件都是艺术的精品, 样样都值得千百回味。每日, 如一把挂面, 抱团守望, 竞相亮出不一样的气度, 迎合探寻者的垂青。独领风骚的东方红阁, 坐拥塞外铁葭州, 滨临天下闻明的母亲河, 高耸入云, 毗邻仙界, 在秦晋大峡谷站立成一世的风景。
(图片来源:李书书)
这儿是洞察峡谷风情的瞭望口。亲临了, 方知它的威严与高大, 孤傲与不凡。金碧辉煌的东方红阁楼, 飞檐翘角, 用多根粗细匀称的方木修饰, 层层叠叠, 排列规整, 着色华丽, 状如硕鸟之羽翼, 高挑蓝天, 好像一群叠飞的神鸟, 翱翔于深邃太空。门楣雕刻着精美花纹, 图案繁复, 细腻而富有层次感。入九层阁楼, 仿佛置身于古代贵族的夜会场所, 可吟诗, 可作画, 可品茗, 处处散发着多元文化气息。
光顾者, 没有一个不想登临仰慕已久的东方红阁, 一睹黄河大峡谷的奇观异景。登临阁顶, 倚栏眺望, 山河远阔, 空灵孤寂, 宛如骑乘一神鸟, 置身天外, 逍遥快哉。此时此地此景, 方能领悟唐代诗圣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告白。一年四季登高处, 春夏秋冬景不同。
初春, 遥望绵绵群山, 虽然春情萌动, 犹如苍黄雄浑的千重巨浪, 以排山倒海般的气势从遥远天际席卷而来, 让人不寒而栗。盛夏, 阁高风大, 悠悠风儿携带着黄河的润肤气息, 从峡谷款款而至, 穿山跃梁, 酷暑的灼烤和闷热, 被吹落得渺无踪影, 淘剩的是无尽的清凉和极度的舒爽。俯首, 大河两岸, 成了避暑降温的天堂。一个个英雄的黄河儿女, 不怕暗礁, 不畏浪高, 沐浴在汹涌湍急的中草药汤中。搏击黄河三千里, 自信人生一百年。那种倍爽和豪迈的情怀, 被弄潮儿演绎得淋漓尽致。
金秋, 展望馨香的黄土高原, 恰似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卷, 处处充盈着诗情画意。痛熟的五谷杂粮, 红透的陕北枣子, 优质的山地苹果, 多彩的杏林风光, 让瞭望者切身感受到农夫用汗水在大地上书写的壮丽华章。
隆冬, 落寞和荒凉不再是陕北的专属。上天眷顾,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一派北国风光壮景。河床上漂移的冰凌似朵朵莲花, 光亮, 圣洁, 灵动, 一路向东, 心归大海。晨阳晚照, 总会把斜斜的光线投注给河谷, 无数块或静止或流动的冰镜子, 折射出灿烂的光华, 让眺望者饱览了大自然的杰作。
立于阁顶, 是观望日出的最佳地。太阳初出光赫赫, 千山万山如火发。刚刚醒, 一轮红日不紧不慢地爬出山谷, 给远山轮廓镀上一圈柔和的弧线, 清晰而明亮。须臾, 阳光从山峰顶端慢慢向下滑落, 山谷低凹处, 光线没有了阻拦, 突然喷薄而发, 霞光万丈, 像一柄柄利剑, 直插村庄、山峦、河流、树木, 落下一地斑驳倩影, 如金似银, 令人炫目。
(图片来源:李桂文)
这儿是品读书香文化的存储器。沿着水磨青石铺设的台阶上行, 首先迎接游览者的是书香楼阁。美其名曰的“东方红书店”, 是三石大师亲自操刀设计, 巧妙地把红色、听觉、视觉、阅读等多个艺术元素深度融合, 无限放大, 搏取读者心弦的共鸣, 让这块希望的土地开启了中国首个红色音乐文化主题书店。一、二层阁楼, 用钢琴键盘一样的透明步梯紧紧相衔。展柜藏书万千, 品名繁多, 有社科、有典籍、有少儿……每日, 质朴童子、睿智少年、智叟老者如潺潺流淌的佳芦河河水一样, 源源不断地涌入书籍的世界、智慧的海洋。日月的沉淀, 书香佳县, 莘莘学子, 必将在神泉堡高景德纪念馆的文化墙壁上, 铭记多个考取清华、北大的芳名。
阁楼底座, 筑台三层, 沉稳大气。踏上这信息满满的文化长廊, 仿佛跨入一个文学艺术的国度。每一道平台用当地石材铺设, 质地坚硬, 色泽青幽, 散发出自然光芒。墙壁用长方块大理石垒砌, 安装得严丝合缝。墙壁间和棱角处, 镶嵌有奇形怪兽, 看上去威风凛凛, 忠心护主, 阁楼安澜可保万载。围栏用清一色汉白玉建制, 彰显出高贵与典雅的品相。盘龙圆柱精雕细刻, 龙眼龙须龙爪栩栩如生、刀刀见功。二百五十一块板面, 有浮雕, 有诗词, 有歌赋, 有工笔。仅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诗词题写二百三十五首, 驻足吟诵、赏析, 毛主席那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手笔, 让后辈望尘莫及、顿生敬仰。
这儿是采风休闲康养的打卡地。多少次的过往, 就有多少次的收获。立于张庄村七里庙高地, 纵观规模宏大的建筑群, 宛如一艘停泊在黄河岸边的巨大货轮, 高高的阁楼恰似扬帆起航的风向标, 里面承载了好多好多你需要的美品。每日, 有不少画家、诗人、贤达慕名而来, 三五结伴, 八九成群, 和着山城古朴的遗风, 到这儿休闲娱乐、寻幽探奇。
爱好写生摄影的, 背着行囊, 操着家伙, 在园内像疯了一样, 真的疯了, 到处寻觅最佳视角点, 哪怕险象环生的眩晕处, 也要留下美丽的足印。
喜欢文学创作的, 用心语与每一处景观交流对话, 或静观, 或品读, 或沉思, 努力寻找灵感共鸣的触碰点。热衷休闲散步的, 在阁楼东侧盘旋石坬的木栈道, 有拾阶而上的, 有扶栏下行的。远观, 蜿蜒曲折的栈道, 犹如一条凌空腾飞的巨龙, 头昂嵯峨的馍馍梁, 尾扎昼夜不息的古黄河。沿途, 岩壁上鬼斧神工的各式图案, 像天书, 像经文, 像山鹰, 像云朵……魔幻视觉, 看什么像什么。景随人动, 人随景移, 记录着千年的往事, 万年的不朽。
好口烧烤的, 夜幕降临, 暑温渐消, 少夫少妻拽着自己的宝贝圪蛋, 貌堂小伙挽着自己的心爱姑娘, 同事战友吆喝着自己的相好伙伴, 纷纷汇集于此。想喝啤酒的, 松开裤带海量地喝;想吃烧烤的, 寻味百家遍吃烧烤摊; 想唱民歌的, 放开嗓门歇斯底里地吼。逍遥族在梦幻灯光、激情音乐、花样美食中度过一个清爽而又浪漫的夜晚。
这儿是汇演音乐艺术的大舞台。高歌盛世, 致敬华年。劳动节、建党节、国庆节、丰收节等每一个值得纪念日子, 东方红阁前成了汇演文艺的大舞台。一个造于云端的露天大舞台, 用秦晋大峡谷做共鸣, 黄河涛声做和音, 东方红阁楼做背景, 可谓华夏唯一, 世界仅有。狂欢的夜晚, 灯光设计成了点燃庆典氛围的助推器。东方红阁楼投射出五光十色的光柱, 随着音乐变换的节奏, 在广场上空跳跃着多彩的舞姿。栽设四周的花灯树, 像繁星落地, 眨呀眨的, 闪烁出迷人的色彩, 将矗立于黄河之滨的东方红阁闪耀得如梦如幻。激情洋溢的舞台, 本土大腕云集, 杜鹏鹏、魏晓林、闫丽丽、屈旺旺、贰强、老丁、绥德小夫妻等实力唱将轮番献艺, 不同的曲目, 不同的风格, 不同的味道, 歌声里浸透着黄土高原的厚重与热烈, 劳动人民骨子里的淳朴与善良。唱出生活的酸甜苦辣, 道出内心的爱恨情仇, 吼出陕北民歌的率真豪迈。大气磅礴的《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 起伏跌宕的《一对对鸳鸯水上漂》, 军民情深的《咱神泉来了九支队》, 生死离别的《走西口》……唱得足劲, 听得过瘾。地道的陕北说书, 欢快的三弦节奏, 高超的表演技艺, 把葭州的沧桑巨变, 说唱得面面俱到、滴水不漏。童子诵道, 从燕翼堂孵化出的一群碎脑娃娃, 用稚嫩童声吟唱一首首老子、庄子、孟子的经典篇目, 声声入耳, 揪人心扉, 让几千年的古老文化在葭州大地再放异彩。台下的媒体朋友, 不放过任何一个精彩镜头, 蜷缩于方寸高台, 像精灵猫一样, 时刻准备捕捉最满意的猎物。每一场丰饶的文艺盛宴, 美妙的音符与欢快的光子总会碰撞出无数个精灵, 在黄河大峡谷、东方红阁楼间穿越、翻飞、流淌……
(图片来源:陈焕武)
这儿是徜徉传世民歌的体验点。文化园不仅是欣赏建筑奇葩的王国, 也是体验音乐艺术的宝殿。快要入园, 未照其面, 先闻其声, 安装在多个点位上的东方红大喇叭, 流淌出熟悉而优美的旋律, 在馍馍梁山头萦绕不散。站在东方红故里品鉴《东方红》, 立于黄河岸边欣赏《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 看着实景, 寻着歌声, 和着节拍, 现场体验本土诞生的两首传世经典歌曲, 让徜徉在音乐天地里的每一位聆听者, 深深感悟了葭州无愧是民歌的故乡。飘扬的歌词“东方红, 太阳升,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他为人民谋幸福, 他是人民大救星”, 唱出百姓爱戴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唱出全国人民求解放的共同心声。西部歌王王向荣吼唱的黄河船夫曲, 一开口就知道是喝黄河水和吃五谷杂粮长大的, 台风地道霸气, 声音高亢洪亮, 韵律悠扬婉转。陕北汉子一声吼, 地球还要抖三抖。哪怕园内的花草树木、鸟雀蚊虫都听得噤若寒蝉、如醉如痴, 真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这儿是选购本土山珍的大集市。阁楼西北端, 体育馆东南侧, 跨过一座撰刻有“东方红街”的石牌楼, 告诉入园者已迈进游购场。一条带着一丝坡弯儿的石板街, 两旁鳞次栉比的红墙灰瓦商店, 本土山珍, 生活百味, 应有尽有。入门首店“黄河奇石馆”, 是一群性情相投喜好淘石的挚友, 经年累月, 舟车劳顿, 慧眼识货, 在黄河大峡谷淘来无数如意宝贝。展柜上, 一块块形状怪异、色彩斑斓、材质多样的奇石, 有的大到数吨之重, 有的小到数克之微, 蕴含了淘宝人在淘宝路上多少精彩故事, 记录了黄河在行进中的点点滴滴和文明韵脚。向左向右, 仅品读一摆溜的门牌字号, 就让人心潮澎湃、浮想联翩。老陈家宫廷御厨留传的“空心手工挂面”, 上高寨古法酿造的“桃花液”美酒, 古城老街老巷老户高三阳秘制的“马蹄酥”, 被誉为葭州小香港通镇的“军军包头肉”, 还有“ 七里香”“手工粉”“涂鸦轩”“剪纸绣”等特色门店, 经年的传承与记忆, 一些名优品牌早已被收录在“非遗”的档案卡册。创意商贾, 怪招揽客, 开设了实体体验馆。手工挂面跌鸡蛋, 现场烹饪, 挑筷品尝, 满意带货。泥塑彩绘, 亲自动手, 感知乐趣, 如意选购。倦了, 累了, 可在东方红街中央的葭州“非遗”小剧场, 听听民间的山曲小调, 品品本真本味的枣茶枣饮, 乏困在惬意间溜之夭夭。漫步街头, 不仅收获了美物、美景、美食, 更体会了一场人间烟火的别样气息。
(图片来源:马宝林)
这儿是打开九省奇观的金钥匙。如果说黄河是天地间流动的图腾, 那么博物馆就是沉淀了远古文明的宝库。一馆典藏, 品九省奇观。一场不赴数千里之行的黄河之旅, 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 到山东入海口, 横跨九省的异域风情, 凝缩长河的历史精华, 在不经意间的个把多时辰, 就可让人一饱眼福, 真切感悟“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个民族”的真谛。步入黄河博物馆, 给人的是博览, 是惊叹, 是怀旧, 是期许。功能定位, 板块设计, 时光跨越, 海量信息, 每一个依附的元素都别具匠心。“大河汤汤睇四方”“文明曙光耀九州”“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黄河安澜海晏清”四个板块, 是博物馆的脉络和灵魂, 每日向过往游客讲述着自己的前世今生。是巧合, 还是别出心裁, 黄河穿越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的路径, 馆内陈设同样数字的模块。设计大师压缩时空, 精心打包, 把黄河的数度变迁和文明史诗展现于此。陌生而又眼热的恐龙、骨针、泥塑、何尊、皮筏等一万多物件, 它们都是岁月长河历经千年打磨的遗珠, 每一颗都内涵外露, 扑闪着文明的光泽。独立策展“昂米就在岸上住”板块, 土味浓浓, 招人亲亲, 成了查询翻阅葭州元素的大词典。千年古城铁葭州、黄河小蓬莱香炉寺、明清古镇木头峪等重要景观, 原模原样, 高度浓缩, 复制于此。不要远行, 不要亲临, 咫尺天地, 就可以奔赴一场葭州之约, 领略黄河在葭州段宝地荡起的那朵壮美浪花。
葭州枣儿红了, 博物馆也红了。赋予了特殊使命的馆主, 日日忙碌, 应接不暇, 预约游览的电话频频惠顾。
峡谷明珠——东方红阁, 是上帝宠幸葭州的又一张靓丽名片。
微信扫码阅读
上一篇 : 黄河岸边枣儿红
下一篇:新书速递 │ 由大转强:数字经济驱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